发挥校本课程作用不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相比,拥有更鲜明的实践性、主体性、参与性和体验性等特征。也正是这些特征,促使爱国主义教育脱离了在封闭环境中爱国主义教育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相比,拥有更鲜明的实践性、主体性、参与性和体验性等特征。也正是这些特征,促使爱国主义教育脱离了在封闭环境中的简单说教、摆脱了外在化与知识化的境遇,变得更具亲和力,学生更愿意去学习、去参与实践、去体验感悟。
动情是德育的关键,爱国主义教育要想取得积极的效果,就必须在情感深处打动学生,形成情感共鸣。爱国主义校本课程不是现有课程的简单重复与补充,而是要利用校本化的特点,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参与和情感体验机制。补充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历史、音乐、体育等学科课程中缺少的实践参与和情感体验,组织学生走进爱国主义场馆(革命纪念场馆、历史博物馆、民族英雄纪念场馆等)真切感受与体验,以深化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校本课程要真正体现校本化,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参与其中,倾听他们的心声,不能是少数外部专家与学校教师闷头“编创设计”出来的课程。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组织课程和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离不开对学生兴趣与需要的了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不能唤起学生兴趣、不适应学习需要的课程是没法产生效果的。
文章来源:《思想理论教育》 网址: http://www.sxlljyzz.cn/zonghexinwen/2022/090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