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作品不光有技术,还须有思想!(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傅抱石 听泉图 画有六法,真仙为难。 大师的作品必须是: 包前孕后的,而且必须能树立一代楷模,开启一代新风。 时代的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就内傅抱石 听泉图
画有六法,真仙为难。
大师的作品必须是:包前孕后的,而且必须能树立一代楷模,开启一代新风。
时代的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就内容题材而说,蒋兆和的《流民图》,石鲁的《转战陕北》,王盛烈的《八女投江》,还有油画《开国大典》、《狼牙山五壮士》、《地道战》、《夜渡黄河》、《在激流中前进》等等,都有鲜明的时代感。
李可染 ?丹霞枫林?
其三先是自然而然,然后再着意追求,改进一些后再自然而然的演进,然后再着意追求,然后再慢慢加强,李可染的山水画之成功就是如此。所以,他的成功,就年龄而论,要比黄宾虹、齐白石早得多。
傅抱石《杜甫九日蓝耕会饮诗意图》
“功力”属于有多样,可简单地分为“传统功夫”和“非传统功力”。黄宾虹的“功力”属于“传统功力”,“传统功力”因根深也就叶茂,因而在“传统”上下工夫的人是比较保险的,但也是十分艰巨的,因为必须下很大的苦功。
姚最说的:
什么是大师?
“样式”也就是面貌,是风格的主要部分,风格的成熟才叫画家,没有“样式”是不能称为画家的,更不能称为大画家,尤不能称为大师。黄宾虹、齐白石、傅抱石、潘天寿、李可染,都有自己鲜明的“样式”,不看落款就能知道是哪家作品,因为有其特殊的样式。黄宾虹虽然以功力而著称,但其功力毕竟体现出一种样式。
总之,你想表现一种文化,而表现得不好,就叫无功力,至少叫功力不深。功力不深,是画不出高质量的作品的,也绝对成不了大师。
蒋兆和 ?休息的时候
“非传统功力”指在传统上走一小段,便离开传统。叉道而去,另辟蹊径。如蒋兆和其人物画借用西画的表现力,但又用传统的笔墨形式,却又缺少传统笔墨的内涵。传统有的,他没有,但不是完全没有;传统没有的,他又有了,故称为“非传统功力”,亦可取。
学以解成,才自内发,才在学的基础上增长,但才也有天生的部分,一个饱学之士,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甚至当过什么长的人,未必管好一个企业,但一个文盲可以把几十个企业搞得红红火火,盈利千万。这就是说他有才无学但大才必须有学。一个大歌唱家必须有一个天生的好喉咙,没有这个天生的好喉咙,再练也不行。
黄宾虹 1955年作 南高峰小景 立轴 设色纸本
李可染 爱晚亭
民族的,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一看就知是中国的,或西洋的,或日本的,等等。?
此外,优秀的作品还须有三个特征,即:时代的、民族的、个人的。
李可染 牧牛图
齐白石 炼丹图?
西方的马蒂斯、毕加索的画虽然吸收了中国画的成分,但仍可看出是西方的特色。至于纯种的“中国画”和“西洋画”就更不用说了。当然,半中半西,或中西不分的作品,也是一个品种,也是一种特色,比如骡子,非驴非马,也自有佳处,但都不能延续。大师的作品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黄宾虹 夜山图?
关键是“包前孕后”,后两条其实已包括在这一条中。能“包前孕后”的作品当然必须是高质量的作品,高质量的作品应有哪些标准呢?
很多人练了一辈子,也学了一辈子,但成不了画家,这说明他虽有学,但无才,老百姓常说某人不是这块材料,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你无画画之才,也应该有自知之明,或者改行,或者只作为业余爱好,作为一个欣赏家或收藏家或出版家之类也是好的。
文章来源:《思想理论教育》 网址: http://www.sxlljyzz.cn/zonghexinwen/2022/0729/952.html